在首轮比赛结束后,吉安队与萍乡队双双告负,但两座城市的球迷似乎对此并不在意,网络上充满了调侃的段子。有的球迷甚至以古风情书互致,有的则改编了《让子弹飞》的经典台词。“吉乡如意、萍萍安安”的口号在朋友圈广为流传。尽管比赛的气氛似乎缺少一点“火药味”,但足球本身是一项理性与激情高度结合的运动。比赛中,需要精心的战术安排,更需要球员之间的拼搏精神。
从两支球队在首轮的表现看,吉安队与萍乡队在战术与拼搏精神方面均存在优劣之处。以赣州与萍乡的较量为例,萍乡队的进攻方式显得较为单一,全场仅凭对方门将的失误打入一球。中场三名球员的表现平平,未能有效运转球权,这或许是由于赣州队员出色的控球技术和持续的压迫所致。在进攻上,萍乡队大多数时间依赖后防线的大脚传球,试图找到强壮的9号球员,并通过个人突破冲击对方后防,缺乏短传配合的意识。
甚至由于气温较高,萍乡队整体跑动不足,在大脚传球过程中,中场球员未能积极跟进,导致进攻层次模糊。而在一对一的情况下,边锋的突破能力又显得乏力,这限制了团队整体进攻战术的发挥。关于表现较好的球员,队长9号球员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,他身体强壮,突破犀利,多次前场任意球的主罚都展现出高超的水平。相较之下,守门员的能力稍显不足,在第三球被对手打穿近角时难以辞责。
反观吉安队,整体防线的协调性存在问题。他们唯一的失球发生在左路进攻时,右半场却无人防守,门将亦未能及时警觉。而在进攻球员将球转移到右路时,仅有一名右后卫快速回防,其余球员回防的态度则显得懒散,导致对方形成二打一的局面。射门时,除了拼命回追的右后卫外,其他防守球员离事发地点均在10米以上。此时即使未直接得分,中路前锋补射入网的概率仍然很高。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吉安队后防线的协调性不足,缺乏稳固的后防统帅。
在进攻层面,由于新余队在得分后全队回防,吉安队的进攻多以短传为主,而前场球员普遍缺乏一对一突破的能力,致使在面对新余队的坚固防守时难以奏效。如果考虑双方在首轮的表现来预测即将于7月19日进行的第二轮比赛,吉安队的优势在于90%以上的年轻球员,具备良好的跑动与压迫能力。若他们能够持续对萍乡队施压并成功限制对方主攻手,或许能从对手的失误中找到机会。
而萍乡队如果能像新余队一样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,尤其是在快速反击中锋线与中前场球员形成良好的配合,可能有机会复刻意大利的防守反击战术,实现最终胜利。
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·中国的吉安之星郭为安:为家乡而战的“大高个”在“赣超”的赛场上,18岁的郭为安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。他刚从吉安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毕业,身高达185厘米,成为吉安市代表队中最高的球员,目前司职前锋。郭为安与足球的缘分始于小学四年级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份简单的乐趣逐渐发酵为热爱。他在吉安及江西的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十余项奖项,表现出了不俗的竞技实力。
谈及参加“赣超”的初衷,郭为安眼神坚定:“希望能为家乡出一份力。”他在足球生涯中,2021年的省赛决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,那是他第一次代表吉安参赛,却在点球大战中遗憾失利。这次失败没有击垮他,反而成为他进步的动力,让他更加努力地提高技术。在他看来,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,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至关重要。作为前锋,他清楚自己的职责: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敏锐捕捉进球机会。”对于未来,郭为安的态度坚定:“我会在足球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,一直踢下去。”
与此同时,萍乡之星沈文剑则是一位拥有三重身份的21岁前锋。他不仅是“赣超”萍乡市足球代表队的一员,还是足球俱乐部青训体系的“老兵”,并且是集美大学的一名学子。从三年级开始接触足球,至今已有11年的足球生涯。沈文剑因速度快、身体壮、控球准而受到关注。他在经历了副韧带撕裂的重伤后,积极返回健身房练习,期待早日重回赛场。如今,他在训练与康复的日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。“亲朋好友都会来,我一定要进球,要拿下比赛。”他说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,沈文剑坦然道:“压力当然不小,但我会把压力转化为在球场上拼搏的动力。”对于他而言,绿茵场不仅是赛场,更是11年热爱的见证。